当前位置: 首页-> 滚动 ->内容

“没有今天的苦,哪有明天的戏?”夏练三伏,走进上海昆剧团练功房

发布时间:2024-08-11 00:25来源:东方网阅读量:17880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8月9日报道:八月的上海暑气蒸腾,上海昆剧团的练功房里同样热潮涌动。跑圆场、点翻身、拿顶、踢腿、飞脚、串飞脚、跳高、旋子......演员们在练功房中挥汗如雨,勤勉不辍。

上海昆剧团夏季集训今年来到了第15个年头。近年来,上海演出市场欣欣向荣,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也更高。“战高温、练内功、强素养、修艺德”成为全团上下每年的必修课,用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的话说:“没有今天练功的苦,哪有明天台上的戏?”

练功房“无效”开空调,习惯高温才能在台上游刃有余

8月9日9点30分,上海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而此时,上海昆剧团位于绍兴路9号的练功房也热闹了起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训练方法。

练功房的立式空调上贴着一行字:“请将温度设置为26℃。”伴随着拍子声,女演员们挺身掐腰跑着圆场,步伐小而碎。拍子越来越快,身形却要维持端正,没过几分钟,女演员的额头就沁出了汗。

就连“教头”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

隔壁男演员练功房的训练强度更大,倒立、压腿,姿态有力而轻盈。房间中央摆起两把椅子,中间架上一根竹竿,训练的是跳高基本功,男演员们依次起跳、滞空、落地,动作行云流水。

夏季集训的整个上午都用于练基本功,不到一小时,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空调虽然开着,吹出的冷风却不够给力。“练功就是要出一身汗才爽。”谷好好说,“有时我们也会故意不开空调,让演员适应高温,到了正式登台演出时才能游刃有余,不至于慌了气息。”当演员穿戴厚重的戏服假发登台,聚光灯下的体感温度直逼40度。夏练三伏是一场高温模拟,考验的是演员的意志力。

演员在做压腿练习,黑色衣服被汗水浸透

练功房24小时不锁门,基本功是演员的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

上海昆剧团所在的绍兴路9号共有三层楼,五个练功房,每个房间都被演员们“抢占”。这里的房间24小时不锁门,方便有需求的演员们在早晚或周末加练。

青年武生演员张艺严经常给自己上强度,他说:“演出时有没有偷懒,观众一眼就看得出。动作张力越大,观众的反响就越好。”张艺严是去年《五子登科》演出季里唯一的九零后,一亮相就把角色“立”住了,谢幕时博得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在台上身手不凡,在台下用工刻苦,张艺严坚信:“不论演主角还是配角,一出戏不练到300遍,不要想着上台演。”

上海昆剧团平均一年约240场演出,每次创作演出都是向外的输出与消耗。秋冬季节假日多,是演出旺季,剧团忙着见观众、见市场;夏季成为一年之中宝贵的训练机会,让演员们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精进专业能力,一练业务技能,二练团队精神。

“不论你是年轻演员还是资深演员,练习基本功是一辈子的事,是演员的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谷好好说。在她看来,刚入门的演员要勤练脚力、嘴力、手力,学会发声学会走步;入门后要动脑筋高度提炼基本功,为塑造角色服务,考验的是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有了一定成绩后,则要思考如何借助新技术扩大艺术的影响力。“有的年轻人还没学好基本功,就琢磨用流量包装自己,把手机当成舞台,这就本末倒置了。”谷好好说。

“教头”纠正演员动作

昆剧人才文武兼备,在新时代传承水磨雅韵

当天,上海昆剧团请来了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铭荣为年轻演员传道授业解惑。张铭荣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之后进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开启与昆曲的一生之缘。“为人、为戏,要为集体、为大家,舞台上的表现不仅需要个人的付出,更需要大家的努力,方能凸显主角,让整台戏浑然一体。”张铭荣的谆谆教诲引得年轻演员们连连点头。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铭荣为年轻演员授课

“艺徳兼修、承戏传人”是上海昆剧团坚持了十五年的集训理念。今年夏练,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到精彩剧目的精细排演,再到文化讲座的滋养浸润,上海昆剧团通过一系列紧凑而充实的训练与学习,巩固演员们的技艺根基,让夏季集训升级成为全方位阶段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乐团在一起打磨

一直以来,上海昆剧团深耕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沃土,秉持“继承经典、演绎经典、打造经典、传播经典”的理念,利用“学馆制”、夏季集训等机制保障固本强基,通过“以戏推人、以戏育人”的方式出精品力作,将传承、创作、演出、考核等全流程融入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中,推动形成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同堂、文武兼备的局面,让水磨雅韵在新时代传承不息。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