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滚动 ->内容

平凉灵台文物话“惜”粮:穿越古今传承农耕文化

发布时间:2023-10-19 11:27来源:中新网甘肃阅读量:15119   

《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10月16日在第43个世界粮食日,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中国粮仓的发展史,激发孩童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好品质,平凉市灵台县博物馆举办了“文物里的灵台汉代庑殿顶陶仓说”的主题社教活动。

平凉灵台文物话“惜”粮:穿越古今传承农耕文化

活动上,讲解员带领孩子走进《灵台文明》展厅参观学习,并抛出古代劳动人民要不要储存粮食?“从古至今,中国各时期人们都是用什么储存粮食”?用两个问题开启一场与文物的对话之旅。

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汉代庑殿顶陶仓,讲解员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进程,通过藏品帮助大家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发展演变进行了一个全面梳理,使孩子们明白了粮食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更加认识到生活中一定要践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适量取餐,不随便剩饭,不辜负农民伯伯的每一份辛苦。

参观结束后,博物馆还举办了“灵博小讲堂”。讲解员通过PPT课件和视频资料,引导孩子们学习了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中国粮仓的发展演变等知识,丰富孩子们关于粮食安全的知识储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回顾了小麦从播种发芽到生长抽穗、成熟收割的全过程,并利用彩色卡纸进行手工麦穗制作,在体验中感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辛劳与喜悦。

据悉,灵台县博物馆还充分利用馆藏文物的优势,在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文物进校园的活动中,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灵台悠久灿烂的古商周文化,增强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自觉,引导孩子们探寻文物蕴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激发了孩子们保护文物,探寻历史奥秘的兴趣和立志讲好中华文化的决心。博物馆馆长姜俊华说,“他们以灵台县景家庄出土的国宝级文物春秋铜柄铁剑为切入口,通过组织文物进校园活动,打破场地限制,让历史知识更加鲜活,已累计举办此类活动20余场次”。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广告